必威手机下载版网页登录app软件下载社保基金投资扩围惠民生助发展

为更好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本次活动共招募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首席专家139名,以专家设计方案、专家指导调查、专家带队实践、专家统筹撰写的方式来强化实践成果。通过为期两个月的实践锻炼,各团队将必威手机下载版网页登录一本综合不同主题的社会调查报告《2015“一带一路”青年观察白皮书》,拍摄一部反映大学生看到的丝路变化与参与实践心路历程的大型纪录片《丝路·心路》,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丝路社区宣讲成果高校巡回展览。新华社柏林10月10日电(记者俞铮 班玮)国务院总理李大大当地时间10日下午在柏林总理府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中德两国政府26位部长参加磋商。两国总理必威手机下载版网页登录了双方部长各自领域对口磋商成果汇报,并分别发表讲话。
据了解,生育政策调整后,将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做好政策调整前后各项计划生育政策的衔接。国家卫计委法制司司长张春生解释说:“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之前,计划生育的家庭依法享有政策给予他们的相关奖励和优待,如果他们领取了独生子女证且未生二孩,依然继续享用相关的奖励和政策优待。如果此前已经领取了独生子女证,但是希望申请再生育的话,按照新人新办法的要求,就不再享有原有的的奖励优待。”(记者吴佳佳)"环太平洋-2014"联合军演在夏威夷举行 中国首次参与
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最大化,而不是简单攀比同业、追求更低的不良,不良率只要在预期之内就应该容忍。从社会角度讲,银行不良率不是越低越好,银行压降不良的幅度要看实体经济承受的程度 2012年开始,我国银行不良余额和不良率指标开始由“双降”转为“双升”。近期,银行纷纷加大力度化解、清收不良。其实,从宏观角度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不良率波动是银行资产质量对宏观经济变动的正常反应,银行应对此保持一定的容忍度。 说到底,银行担忧不良,无外乎以下原因。一是盈利能力降低。随着利率市场化加快,银行净息差收窄,银行消化不良能力也在下降,对不良容忍度相应降低。二是不良侵蚀利润。新增不良必须要计提拨备,而增提的拨备会冲减利润,拨备后的净利润甚至可能零增长。三是拨备覆盖率的“杠杆”作用进一步吞噬利润。150%拨备覆盖率是监管的底线,银行过去的拨备覆盖率远高于底线,新增1元不良资产,银行只需计提1元拨备即可。而如今,部分银行拨备覆盖率已逼近底线,新增1元不良至少要增提1.5元拨备才能达标。 银行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必须通过承担风险才能取得收益。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最大化,而不是简单攀比同业、追求更低的不良,不良率只要在预期之内就应该容忍。必须看到,目前不良虽然“双升”,但仍处于历史上的低水平区间,与国际先进同业相比也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对不良也要客观分析,不良贷款不等于损失贷款。据统计,不良贷款中仍有50%可以收回,真正损失的只有约10%,银行对不良“双升”不必紧张。 从社会角度讲,银行不良率不是越低越好。银行不良率下降得过快、过多,反而对经济发展不利。银行压降不良的幅度,要看实体经济承受的程度。前期,由于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风险暴露,个别银行惜贷、压贷甚至抽贷。银行因此减少了新增贷款,表面上看是降低了风险,实际上,对存量贷款却并非好事。相对于增量贷款,存量贷款规模更大,如果存量出现不良,银行就会遇到更大的麻烦。因此,银行不能因为顾忌不良“双升”而裹足不前,必须在积极化解的同时,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在发展中控制不良,在盘活中消化不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银行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过分追求较低的不良率,采取激进手段清收不良,既不利于经济稳定,更不利于银行发展。 虽说经济环境对资产质量有重要影响,但这毕竟是外因,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才是决定性因素。从宏观上看,行业风险和宏观经济风险并不完全一致,经济虽然处于下行期,但只要把握好行业发展机遇,照样可以打造新业务增长点;客户风险与行业风险走势也不尽相同,在行业不景气时期,选择好行业里的优质客户,照样能增加利润来源。如何在经济环境剧烈变化中甄别行业和客户,有效防范风险,考验着银行的管理水平。 当然,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银行也必须创造条件支持不良化解。目前,不良贷款转让依赖于资产管理公司,渠道相对狭窄。未来,应积极探索不良资产证券化,完善法律制度,出台支持措施,运用市场机制发现不良资产的价值。唯有如此,才能既丰富市场投资品种,又提高银行不良回收效率。(贺强)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取得了7%的增长,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同时,由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下行压力。未来中国经济将走出怎样的增长轨迹? “虽然中国经济稳中也有难,但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目前,中国经济结构已发生较大改变,服务业比重上升,消费占GDP比例扩大,新产业新业态正在加速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正在形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形有波动,势仍向好”是对中国经济形势非常准确的描述。 各项宏观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今年上半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在700万以上;城乡居民收入“跑赢”GDP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60%;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提高到50%;高技术产业增速超过10%。 “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巨大,东、中、西部地区差距明显,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经济发展潜力摆在那里,要看怎么发挥。关键是要培育有利于创业创新的土壤。”黄益平说。 “全面深化改革和‘双创’是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也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希望所在。”黄益平强调,“中国政府正以结构性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各项措施不断释放出改革开放红利,激发了企业和投资者的积极性,增添了市场活力,为实现7%左右的增长目标提供了持续性源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国家大力推动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商事制度等改革,使创新有了新动力,创业降低了门槛。”黄益平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企业200万户,平均每天注册新企业1.1万户。华为、阿里巴巴等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已经成长为世界级的企业;同时,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千千万万新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生发。 黄益平认为,创新、创业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可能每一个企业都成功,但无论成功与否,都是在扮演着新领军者的角色。遵循“大数定律”,鼓励创新创业的精神,营造出创新创业的氛围,就会不断有企业脱颖而出。 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大。劳动力市场很稳定,城镇化进程将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战略、长江经济带等三大发展战略在稳步推进。这一切构成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 黄益平认为,从以传统的制造业为主到形成新的支柱产业,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处于关键时期。目前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设了很多创新创业孵化器。通过加快简政放权,深化财税、金融、价格、汇率、国企和社保等方面改革,中国正在推进建立统一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 黄益平指出,经济的转型升级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巨大的挑战。人类历史上,曾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试图跨越增长瓶颈,但真正实现成功跨越的只有13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的竞争力是国家经济活力的根本保证。”黄益平强调,目前中国经济地区和行业分化明显,东北地区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同时以深圳为代表的创新因素活跃地区产业升级加快,有竞争力的新型企业在大量涌现。可以预期的未来,国家将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和民间投资的准入门槛,开放更多行业的准入。保护知识产权,健全社会征信系统,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改革金融体系,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同时,通过财政和金融政策支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和发展机会。(记者 张翼)
本报记者:沈建祥、郭帅、路易斯阿姆斯特郎、约翰丹佛
经济新闻精选:
- 23:22:30
- 23:22:30
- 23:22:30
- 23:22:30
- 23:22:30
- 23:22:30
- 23:22:30
- 23:22:30
- 23:22:30
- 23:22:30